中文名称:人民日报
外文名称:People's Daily
报刊类别:中央党报
主管单位:中国中央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报刊前身:晋察冀日报
组织形式:国有独资
创刊时间:1948年6月15日
报刊成就:世界十大报纸
出版周期:每日
国际刊号:1672-8386
国内刊号:CN11-0065
邮发代码:1-1
报刊版式:对开12-16版
登报种类:国家级报纸登报
登报电话:400-638-9568
简介
国家级报纸人民日报登报易《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是大报,是中国中央机关报,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创刊。1949年8月1日转为中国中央机关报。 《人民日报》是当今中国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每天发行量曾高达300万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业协会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是国际上有国际影响力报纸之一。 创刊以来,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
《人民日报》 1948年6月15日,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印行,就是作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北方局北方分局机关报《抗敌报》改名而来。 从1937年12月11日《抗敌报》创刊、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至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成为中央机关报为止,人民日报报系出版过9种报纸。它们以出版时间为序,依次是:《抗敌报》、《晋察冀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北平版)、《北平解放报》、《人民晚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北平新闻)。
发展
1937年12月11日,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机关报《抗敌报》创刊。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份党报,也是人民日报报系中创办最早的报纸。 《抗敌报》创刊后的头四个月,是由晋察冀军区主办的,共出版了30期。 1938年4月,《抗敌报》由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机关报,改为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 1938年4月10日,邓拓开始担任《抗敌报》报社主任。4月15日,邓拓主持出版了由晋察冀军区划归晋察冀边区党委后的第31期《抗敌报》。 1938年8月16日,《抗敌报》从第63期开始出铅印版,再三日刊改为隔日刊。 1940年11月7日,即晋察冀军区成立三周年之际,北方分局决定将隔日刊《抗敌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抗敌报》共出版了456期,历时3年。 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央北方分局决定,隔日出版的《抗敌报》从第457期开始,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并在头版上发表了简要的《革新启事》。 1948年5月20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解放区合并。5月26日,《晋察冀日报》刊载了两区合并。 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停刊。共出版了2845期。《晋察冀日报》最后一期刊载了社长邓拓撰写的《终刊启事》,对《晋察冀日报》办报十年的历史作了一个的总结。
创刊
1948年6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代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开始使用主席第二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 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在北平市创刊。《人民日报》(北平版)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主办,北平市委具体,侧重宣传、报道北平市地方新闻。 1949年3月14日,由于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河北平山县迁入北平市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即停刊。《人民日报》(北平版)共出版了41期。 1949年3月15日《北平解放报》创刊,由《人民日报》(北平版)改名而来。创刊号延续《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刊号为第42号。《北平解放报》由北平市委直接,延续《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宣传、报道任务。 1949年7月31日,《北平解放报》终刊。共出版了178期。 1949年5月1日,《人民晚报》在北平市创刊。进城后的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了在《北平解放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舆论覆盖空间的完整性,在其进驻北平市一个半月时,创办了由自己直接的子报——《人民晚报》。 1949年7月31日,《人民晚报》终刊,共出版了91期。 1949年8月1日,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由代中央机关报转为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期的刊号,延续华北《人民日报》的刊号,为407号。
《人民日报》(北平新闻)(1949.8.1~1949.8.17)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每天出版一份可以单独订阅的《北平新闻》专版。人民日报创办《北平新闻》专版,是为了接替1949年7月31日停刊的《北平解放报》和《人民晚报》,继续报道北平市地方新闻。 194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北平新闻》版停刊,共出版了17期。
初期
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制定出以扩大报道范围, 改进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同年 7月 1日,由日出对开1张,改为2张。 《人民日报》权长期被林彪、江青篡夺,粉碎“”(1976),特别是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赢得了读者的信任。 1978年参加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中国全体党员和全中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影响。经常发表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和“今日谈”专栏等,也对理论、政策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和评论。 1978年末,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萌芽发展到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连续报道,对农村经济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
1985年7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发行的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除在国内印刷外,还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东京等10多个国外城市印刷,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6年,《人民日报》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及读者对扩大信息的需要,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提出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发挥它的功能,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办出自己的特色。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创办了人民网。 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按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初步建成以《人民日报》为主导,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为主体,以社属报刊为主体拓展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事业发展布局,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把人民日报社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媒体奠定了基础。 2009年8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藏文版,对开4版,公开发行,主要面向西藏全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藏族聚居区的农村基层、中小学等赠阅。
版面
《人民日报》 2009年7月1日进行了扩版:每天由16版扩至20版,周六、周日仍为8版。新增版面:第5版:要闻版;第12版:社会建设新闻版;第14版:国际新闻版;每周:新增理论版1个,文艺评论版1个,文艺作品版1个;原科教周刊和社会观察版改为文教周刊和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目前的20个版(周六、周日为8个版)中,一至五版为要闻版,六版为视点新闻版,七版为理论版,九至十六版为新闻版,十七至二十版为周刊、专版和副刊。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议政建言周刊》、《党建周刊》、《文教周刊》、《民生周刊》、《国际周刊》、《国际副刊》、《副刊》,以及、《台港澳侨》、《文艺评论》、《读者来信》专刊等。 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和优势,评论外,还设有《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思想纵横》、《今日谈》等一批言论栏目,“任仲平”、“何振华”、“国纪平”影响力日益彰显。 《政策解读》、《热点解读》、《人民观察》等一批栏目,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 2008年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中,积极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在重要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传统、保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2010年1月1日期起,人民日报再次扩版,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版面由20版扩至24版;周六、周日版面不变,每天仍为8版。 这次扩版是2009年7月1日实施扩版的延续,目的在于更深入地贯彻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三贴近”,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方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读者期待。 这次扩版的同时将对版面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四个相对集中的板块,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整体感,更好地发挥党报作用,方便读者阅读。 其中,第1—6版为要闻板块,第9—15版为国内新闻板块,第17—20版为周刊及专版板块,第21—23版为国际新闻板块。此外,第7版为理论版,第24版为副刊。扩版后,每天增加1个要闻版、1个国际新闻版;每周增加1个观点版、1个新兴媒体版;周刊和副刊的版面也有所增加。
内容
理论宣传与经济报道 《人民日报》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解释和解答现实问题,包括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等重大问题,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报纸将经济宣传放在首位。 每日以 1 个版以上的篇幅,报道经济政策、 经济改革、 经济建设、对外经济交往、经济知识以及经济界人物。 报纸批评与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发扬党报传统和发挥舆论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对机关和负责干部缺点错误的批评,也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缺点错误的批评。报社每日平均收到读者来信、来稿1300多件。少数有普遍意义的来信在报上发表,多数转到有关部门处理,并给遇到危难和特殊情况的读者直接复信。每周有两个“读者来信”专版,以批评、建议为主, 成为反映群众呼声、上下沟通的渠道。 国际报道和专栏专刊 该报每日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国际重大事件和经济科技信息,发表评论,阐述中国对外政策,分析国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国际版每周出 1版副刊,刊登具有文学色彩的小品、报告文学和散文,评点人物,传授知识,介绍国外风土人情。 报纸还设有“ 市场随笔”“ 民族大家庭”“法制园地”“人民子弟兵”“ 群言录”“国际札记”“大地漫笔”等专栏和“文艺评论”“作品”等专刊。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改革政策后,为适应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外读者的需要,于1985年7月1日创办了海外版。宗旨是为海外读者服务,做海外读者的知心朋友。它刊载国内外重要新闻和《人民日报》的重要言论,报道中国和中国对内对外政策及其实施情况,传播海外读者关心的各种最新信息和中国的新变化,反映建设成就,也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海外朋友的批评和意见。它与《人民日报》有不同点, 但也是中国中央机关报, 保持机关报的立场和风格。日出对开2张。设有“中国之窗”(图片)“中华大地”“望海楼随笔”“自由谈”“外贸信息”“旅游天地”“社会之窗”“海外学子”“神州掠影”“港台天地”“侨情乡讯”“各国通讯”“体育春秋”等专栏,另有“神州”副刊和全国报刊文摘专版。使用电脑照排,用繁体字在北京印刷出版。并通过卫星传真和航空运送软片, 在东京、旧金山、纽约、巴黎、香港 5个城市印刷发行。日发行量20万份左右。
发行
《人民日报》日出对开2张。在北京出版。设有无线电传真或航寄纸型代印点,在上海、武汉、沈阳、济南、哈尔滨、南京、长春、西安、广州、南昌、长沙、成都、重庆、南宁、兰州、昆明、乌鲁木齐、海口、拉萨、贵阳、杭州、福州等22个城市印刷,向国内外发行。日发行量400万份。 2010年10月,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人民日报》列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