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1概述
动态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适用于频率50Hz电压0.4kV电网的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它集无功补偿、滤波、电网监测于一体,不但可以通过投切电容器组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从而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供电质量;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量参数。
2案列应用
天津某智能大厦地处天津车站附近,是一家大型餐饮、娱乐、办公综合写字楼。大厦内2个变电室为照明、办公设备及附属设施供电。天津某智能大厦1#变压器和3#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以接触器为投切开关,运行期间出现柜内器件烧毁现象,导致无功补偿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变电室整体供电质量。接触器为投切开关、缺点分析如下:
a.接触器投切,电容器涌流较大,一般为电容器额定电流180-200倍,并且对电网冲击较大,就是加装限涌流手段,标准规定也在50倍额定电流以下,对电网和工厂用电设备有很大危害,尤其易造成晶闸管损坏。
b.装置易产生谐波振荡和谐波放大,尤其采用空心电抗器易产生射频,直接影响附近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及寿命。
c.接触器直接投切除产生涌流外,同时还应保证给予一定的电容器断电后的放电时间,一般在15-60秒左右否则容易造成操作过电压而损坏电容或其它电气原件,故此不能做到电容器的快速投切,同时由于接触器长期投入和切除一个大于几十倍电容器额定电流的涌流,此时接触器触头寿命下降,易熔焊从而造成电容器损坏和补偿精度下降。严重时会造成较重大事故。
d.用接触器投切电容,一般为等容量电容器循环投切,很难按负载变化和功率因数变化即时进行容量调节而投入电容器,这样易产生电容器的投入、切除过程中COSΦ值在超前和滞后间的振荡,直接影响电网质量。
现场照片如下:
2.2.1
确定改造方案考虑经济及技术因素,将无源滤波装置与有源滤波装置组合起来,利用两种滤波装置的优势,采用无源滤波装置对某次主要谐波治理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用有源滤波装置治理剩余的高次谐波,即可达到治理目标,又可节省投资。
2.2.2 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装置功能特性
2.2.2.1 装置可同时补偿2-50次谐波,或2-50次谐波可选择补偿。
2.2.2.2 装置“有源”部分响应时间小于10ms,“无源”部分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0ms。
2.2.2.3
装置“有源”部分采用3DSP+CPLD全数字控制方式与知名品牌IGBT,闭环控制,精确滤除谐波;装置“无源”部分采用可控硅无触点不等量编码投切技术,无电流冲击,投切速度快,利用不等量的LC滤波回路对系统剩余谐波进行治理。
2.2.2.4 装置能自动消除谐振,不受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
2.2.2.5 装置具有滤除谐波、补偿无功及补偿负载三相不平衡电流三种工作模式。
2.2.2.6 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有集中监控功能,远程网络监控功能。
2.2.2.7 装置维护方便,操作安全,占地面积小,非机器故障无需维护。
2.2.2.8 装置铁芯电抗器无射频干扰,分散补偿,故障时自动退出,不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降损节能,效果显著。
●装置柜体采用框架拼装式结构,表面喷塑或钝化处理,外观整洁美观、耐老化、抗腐蚀、高寿命。
●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布线整齐大方,维护方便。
●装置柜体可独立安装或与其它柜体拼柜安装。
●多种补偿形式:三相共补、三相分补、共补+分补三种形式。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兼顾补偿效果和成本,合理选用补偿形式。充分解决补偿无功和三相不平衡之间以及三相分补和成本之间的矛盾。
●使用串联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对3次、5次、7次谐波进行抑制和消除,可根据用户现场具体电网背景定制方案。
●控制器具有多回路循环或编码投切运行方式,能有效地避免分组投切时个别电容投切过于频繁的问题,实现最优控制。
●具有数据采集功能和标准的通信接口,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计算机联网管理。
●采用复合开关进行投切电容,过零投入,既没有投切涌流又有良好的散热机制,更不会产生谐波注入,可靠性高。
●具备电力参数监测、采集和统计功能。
2.2.3
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运行前、后效果对比:变压器采用混合型滤波装置进行谐波治理以及无功补偿的效果。采用无源滤波装置进行集中补偿,对3、5、7次谐波形成低阻抗通路,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有效治理部分谐波;并联有源滤波装置对剩余的谐波进行治理。
2.2.3.1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运行前数据
2.2.3.2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运行后数据
2.2.3.3混合型滤波装置投入后数据对比
系统注入电网的谐波值达到国家标准GB/T 1454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的要求。
2.2.3.4 混合型滤波装置改造照片如下:
3总结归纳
动态无功补偿柜在各领域的多应用,及改造领域的应用优势。达到了滤除2-31次谐波,减少改造项目的施工及节约成本,在技术达标的同时保证了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