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其相互关系上。
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职能(计划、组织、激励、领导)紧密地结合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划职能选择和确定了组织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案以及实现它们的程序。然后,过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等职能去实现这些计划。为了确保计划的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在计划实施的不同阶段。根据计划制定的标准,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就是说,虽然计划工作必须先于控制活动,但其目标是不会自动实现的。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控制工作就必须穿插其进行。它对于衡量计划的执行进度,揭示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及指明纠正措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必须制订计划,必须有组织保证,必须要配备合适的人员,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激励和领导。所以说控制工作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运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活动。虽然有时这种改变可能是很简单的,例如在指导中稍作些变动即可;但在许多情况下,正确的控制工作可能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变组织机构,改变人员配备以及在指导和
领导方法上作出重大的改革。
控制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规划确定之后,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实施过程中跟踪和控制项目规划的实现。
项目目标——经确定,项目规划必须随之具体化为各项计划以及任务、职责的分工和详细的
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也就进入了控制周期。在这一期间,必须随时能回答下列问题:
(1)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
(3)如有偏差存在,如何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使工程项目运行重新纳入预定的轨道,或使项目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4)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如何,即对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进行预测。随着项目的不断进展,项目的
目标值应得以不断细化和精确化。必要的时候,应对项目规划中原定目标进行重新论证。
项目控制是保证组织的产出和规划一致的一种管理职能。如果工程项目无目标,项目规划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项目控制。同时,计划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永远是工程项目
管理理论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并非否定计划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了变化的绝对性和
目标控制的重要性。工程项目管理成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项目控制的有效性。
在
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控制紧紧围绕着投资控制、
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三大目标进行。这种目标控制是动态的,并且贯穿于工程项:B实施的始终。 工程项目控制流程图结合上述管理控制的三个步骤,上图的具体含义为:
(1)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对工程项目进行人、财、物的投入。
(2)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即在设计、施工、安装、采购及销售等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必定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如恶劣气候、设计出图不及时、材料设备不到位以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等。
(3)收集实际数据,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检查,即交谈、报告和会议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控。在对项目进展情况、已完工程的开支和质量进行检查的同时,也要检查组织的运转情况,包括各项工作流程是否正常、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并妥当,等等。另外,还应注意分析工程项目环境的变化情况。
(4)把
投资目标、进度日标和
质量目标等方面的计划值与实际投资发生值、实际进度和质量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其中,必须注意对计划目标值进行论证和分析。因为鉴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项目规划中的计划目标值有可能是难以实现或不尽合理的,这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合理调整、或细化和精确化。因为只有项目目标是正确合理的,项目控制才能有效。
(5)检查实际值和计划值有无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则项目继续进展。在从进度、费用和质量三方面分析偏差外,还必须注意组织运转中是否存在矛盾、市场或消费者的要求是否发生了变化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更具有决定性。
(6)如果有偏差,则分析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这相当于电工学的调节器。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原定目标不合理、项目规划不周全或效果差、发生不可预见事件、组织内部缺乏沟通、人员素质存在不足以及责任和权利不明确等。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预测这些偏差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偏差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和技术措施等。组织措施是通过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分工,落实控制人员或撤换不称职人员,并在制度上保证控制的效果,优化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经济措施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行控制;合同措施是通过
合同条款落实目标控制的责任,在合同执行期间,加强索赔的控制与管理等;技术措施则通过多个技术方案的论证和比较,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目标进行控制。但究竟选用何种控制措施,要立足于偏差发生的具体情况,同时必须注意这种纠偏措施的选用可能会给项目的目标控制带来新的影响。因此,选择纠偏措施时,不仅要考虑
纠偏措施的有效性,还要分析纠偏措施自身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可能造成的对
工程项目目标的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