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统液下泵适用于输送带颗粒、高粘度、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新型液下泵适用于输送易燃易爆等多种轻质性介质[1] 。传统液下泵其壳体、出口管及过流部件全部使用耐腐蚀性材料制成,电机部分放置在液面上,泵部分放置在液面下,具有耐腐蚀性强、无堵塞、耐高温等特点。新型液下泵其泵体、电机及过流部件全部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电机部分与泵部分同轴连接为一体放置在液面下,具有免维护、高防爆、零区使用、低能耗等特点。[2]
中文名 液下泵 外文名 submerged pump 拼 音 yè xià bèng 别 名 立式液下泵 行 业 机械制造 材 料 不锈钢,铸铁,塑料
目录
1 简介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的液下泵
2 工作原理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3 产品特点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4 缺点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5 装配与拆卸
▪ 传统液下泵装配
▪ 新型液下泵
6 起动与停止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7 运转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8 液下泵用途
▪ 传统液下泵
▪ 新型液下泵
简介编辑
传统液下泵
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要而制成。液下泵电机部分在液面上,泵部分沉没在液体内,因此轴封无液体飞溅现象;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一般温度较高(300度以上)的介质轴承箱部件处有冷却系统,用冷却水带走热量。
泵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一般根据介质的要求选用,广泛用于冶炼、染料、农药、制药、稀土、化肥等行业,在贮罐上输送各类介质,开式叶轮的可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介质。
新型的液下泵
电机和泵同轴连接,是由泵体、泵头、连接管路和控制装置所构成,泵体包括屏蔽电机和离心泵,电机和离心泵同轴联接,外部依吸液罩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设计防爆标准为ExsdIIBT4,属GA级设备[3] ,适于零区
使用。[4] 设计的主要优点是:泵的轴承只有几百毫米,没有长轴,不会出现摆动问题,运行平稳,声音很小,几乎没有磨损。
泵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一般采用特殊材料制作,广泛用于化工厂、制药厂、工厂生产线、发电机组等易燃易爆介质输送场所。
工作原理编辑
传统液下泵
泵的立式电动机以螺栓固紧电机座上,并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泵直接传动、泵体、中间接管、泵架、出液管、管法兰,以螺栓联接构成一体,固定在底板上,泵的整体通过底板安装在容器上。
新型液下泵
泵的电机不在液面上,而是在液面下。电机是潜没电机,与泵轮连接成一体潜在液体下,实现将介质送达目标储的目的[2] 。
产品特点编辑
传统液下泵
1、传统液下泵直接安装在被输送介质的储存器上,无额外占地面积。
2、传统液下泵采用了独特的离心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含固体颗粒等清洁的介质,振动噪音特低,效率高;采用开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不清洁带有固体颗粒及短纤维的液体,运行平稳、不堵塞。
新型液下泵
1、新型液下泵可输送易燃易爆等轻质性介质,因设计上的改进几乎无磨损、免维护、低耗能。[5]
2、新型液下泵内部结构采用不锈钢制成,定子和转子之间有一个大约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缝隙,介质从中间流过,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电机降温,从而保障电机寿命。二、液体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缝隙流过,对轴承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电机的温升[6] 问题和轴承的磨损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缺点编辑
传统液下泵
(1)须要增加中间槽,并且操作时需控制中间槽液位;
(2)维修较复杂且须定期更换密封;
(3)维护率高且费用大;
(4)需要密封气;
(5)不适用于易燃易爆介质的输送。[7]
新型液下泵
(1)不适合输送带有颗粒的介质。
(2)不适合输送极强腐蚀性的介质。
(3)不适合输送温度超过60℃的介质。
(4)不适合输送高粘度介质。
装配与拆卸编辑
传统液下泵装配
(1)将轴承分别装在轴承盒和轴承座上。
(2)将毛毡圈装在轴承端盖甲、丙和轴承盒上。
(3)将轴承端盖乙、丙装在轴承座上并用螺栓紧固。
(4)将装好轴承的轴承盒穿在轴上,拧上圆螺母,并将轴承端盖甲紧固在轴承盒上。
(5)将轴装入轴承座,用螺栓固定,拧上调整螺钉,并将轴承安装在支承座上,将挡水圈套在下部轴承处的适当位置。
(6)将联接管固定在轴承座上,并在联接管下部装上泵盖,在轴下部装上叶轮并拧紧,依次装上泵体前盖,并螺栓固定,用轴承盒处的调整螺钉调整叶轮与前盖间的间隙,(控制在1--1.5mm内)调好后用螺母,螺栓紧固。
(7)电机支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用螺栓紧固,在轴的上端装联轴器部件,并将电机联轴器用紧固螺钉紧固在电机轴头上,将电机装在电机支承上,并用螺栓,螺母紧固。
(8)从泵的出品顺序将石棉垫,出液弯头、出液管件装上,并固定在支承座上。
新型液下泵
(1)将新型液下泵的板凳与人孔盖焊接在一起。
(2)将板凳上的法兰与泵头上的法兰用螺栓固定。
起动与停止编辑
传统液下泵
1、观察泵的安装基础是否已经稳固,所有各部件螺栓是否拧紧。
2、起动电机,打开压力表旋塞,当泵以全转数工作时,调节闸阀开度到需要范围。
3、泵停止工作时,应先停止电动机,然后闭上压力表旋塞。
4、泵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将泵拆开,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妥善保存。
新型液下泵
1、安装后无需调整。
2、设计寿命内运行期间无需维护。
运转编辑
传统液下泵
1、注意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度但最高不应大于75度。
2、油杯内应注满钙基黄油,保证轴承能正常润滑。
3、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或运转100小时后,应更换电机支承油杯内的黄油,以后每工作2000小时后更换一次。
4、定期检查弹性联轴器,注意电机轴承温升。
5、动转过程中,如发现噪声或不寻常的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6、泵每工作2000小时应进行周期检查,叶轮、泵体(或泵盖)之间间隙的摩损不能过大,间隙的最大值不得超过1.5毫米,如超过可更换叶轮或前盖。
7、泵工作6小时时,应检查机封,根据磨损程度予以检修或更换,否则将导致泵轴及轴承的损坏。
新型液下泵
因其电机为屏蔽电机,电机和泵轮为一同潜在液面下,所以其设计上是免维护的。
液下泵用途编辑
传统液下泵
适用介质:
1.没有防爆要求的介质;
2.介质温度较高;
3.各种酸碱盐腐蚀性介质;
|